2017年,敦和基金會與浙江大學聯合發起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依托浙江大學的文化底蘊,延續”復性明體,開物達用“的宗旨,推動傳統經學的探源性挖掘和原創性研究。為搭建廣闊多元的經學學術交流平臺,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在敦和基金會的支持下開展系列講座,定期邀請學界研究者前來講學,圍繞研究問題展開系統闡發及深度交流。
2025年3月7日,第66講“《春秋》《左傳》禮制研究反思”邀請了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濱進行分享。許子濱教授專研經學及楚辭,尤其在《春秋》《左傳》禮制研究領域成果豐碩。他先后出版了《王逸楚辭章句發微》《春秋左傳禮制研究》《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禮說斠正》《禮制語境與經典詮釋》《左傳導讀及譯注》等多部專著,在《文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漢學研究》《人文中國學報》《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權威期刊上上發表論文百篇。近年來,許子濱教授憑借其卓越的學術成就,獲頒嶺南大學“詹伯慧語言學獎”、嶺南大學“卓越研究成果獎”、“卓越教學獎”等多項榮譽。
《春秋》《左傳》作為儒家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禮制研究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價值,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講座上,許子濱教授對《春秋》《左傳》禮制研究進行了綜合觀察和檢討,并通過經驗反饋探討了如何呈現經典詮釋的多維視角。他指出,只有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經典禮制的內涵,為學術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春秋》《左傳》禮制研究的過程中,許子濱教授的研究先后經歷了三個階段。從一開始的深研《春秋》《左傳》禮制,到建構具有創新意義的理論框架及考證方法,再到以《左傳》為主體,將《論語》等經典及出土文獻置于其禮制語境中進行雙向解讀,他不斷延伸經典詮釋的廣度和深度,為禮制研究開辟了新的路徑。
此次講座對于分享禮制研究創新成果,推動經學研究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學作為中華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智慧和思想精髓。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系列講座將繼續為經學研究者提供交流與分享的平臺,推動學術思想的碰撞與創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更多力量。